男女主角分别是杨宪朱雄英的现代都市小说《优质全文阅读大明:自爆身份后,老朱绷不住了》,由网络作家“京海第一深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主角杨宪朱雄英的军事历史《大明:自爆身份后,老朱绷不住了》,文章正在积极地连载中,小说原创作者叫做“京海第一深情”,故事无删减版本非常适合品读,文章简介如下:原来,当初蓝玉和朱棣一路急行军。从永平府出关之后。便一路朝着捕鱼儿海长途奔袭。和朱雄英所预料的一样。北元王庭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在集结重兵的情况下。大明还有能力命一支轻骑来偷袭自己。由于兵马基本上都被王保保带走了。北元王庭的防守几乎是接近于零。蓝玉和朱棣几乎是不......
《优质全文阅读大明:自爆身份后,老朱绷不住了》精彩片段
那堆满官仓的粮食,才是李世民真正的底气。
再加上李世民文治方面无人能及。
几个因素综合下来。
大唐的国库自然 就 充盈。
不缺钱又不缺粮,还有刚刚经历战争的精锐士兵。
这天下自然没有人能够挡得住大唐的征讨。
如今大明在武力上能够打遍周围无敌手。
唯一限制大明版图不能扩张的原因,就是钱粮的制约。
现在朝廷有钱了。
这个问题自然也就不成问题了。
朱标兴奋的对朱元璋说道:
“父皇 ,有了这些钱之后。”
“咱们就能从占城,南越和大越果那边购买粮食。”
“那里的粮食产量极高。”
“而且还很便宜,简直就是 要多少有多少。”
“有了这些钱粮的支持,咱们就再也不用担心周边的那些敌国了。”
“到时候,咱们大明未必就比不上盛唐。”
“不!在父皇的带领下,咱们一定能够开创一个远迈盛唐的盛世王朝!”
听到自己儿子的吹捧和描绘出来的美好前景。
饶是朱元璋早就自诩已经修炼的波澜不惊。
也是难得的面露向往之色。
造就一个远迈盛唐的大明王朝。
说不心动那是假的。
而且这还不是儿子 给自己画的大饼。
按照现在 这个趋势走下去的话。
这个愿望是一定会实现的!
一想到这里,朱元璋和朱标爷俩就一个比一个的兴奋。
不过朱元璋也没有忘记这桩功劳的真正功臣。
笑着对朱标说道:
“只可惜雄英现在还小。”
“要不然咱可得跟他 分享一下这个好消息。”
就在这时,一个侍卫从外面走进来。
对朱元璋说道:
“陛下,蓝玉大将军送回来了一份 军报!”
蓝玉传来的战报?
朱元璋和朱标的脸上都露出了惊讶之色:
“这个蓝玉行动当真不慢。”
“看来也是立功心切啊!”
“咱倒是要看看他给咱传回来了什么军报。”
朱元璋笑着说道。
随后便从侍卫的手中接过战报。
打开看完之后,脸上立刻就露出了喜色。
将战报交到朱标的手上之后。
便一脸兴奋的说道:
“没想到啊没想到。”
“这个蓝玉果然没让咱失望!”
“居然活捉了元顺帝。”
“哈哈哈,这一下,那王保保就成无根浮萍,只能等着被徐达的大军 歼灭了!”
“咱们大明的北边可彻底的安全了。”
朱标此时也看完了战报上的内容。
脸上也是露出了兴奋之色。
原来,当初蓝玉和朱棣一路急行军。
从永平府出关之后。
便一路朝着捕鱼儿海长途奔袭。
和朱雄英所预料的一样。
北元王庭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在集结重兵的情况下。
大明还有能力命一支轻骑来偷袭自己。
由于兵马基本上都被王保保带走了。
北元王庭的防守几乎是接近于零。
蓝玉和朱棣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就或住了元顺帝和一干元廷重臣。
做完这一切之后。
蓝玉并没有立即返回金陵。
而是让朱棣押着元顺帝和一干俘虏肚子返回。
自己则带着五千轻骑准备从王保保的身后策应徐达。
打王保保一个首尾不能兼顾。
接连传来的好消息,让朱元璋高兴的合不拢嘴。
但是嘴上却说道:
“这个蓝玉,真是胆大妄为,没有咱的旨意,竟然敢私自行动。”
“等他回来,咱要好好的责罚于他!”
朱标闻言则笑着说道:
“战场上战机稍纵即逝,蓝玉能够敏锐的抓住这个机会。”
听到自己父皇的话。
朱标也立刻收敛起了心思。
对朱元璋说道:
“回父皇的话,军械早就已经准备好了。”
“现在已经开始着运输。”
“至于粮草这些,也已经在敦促户部尽快从江南各地调拨。”
朱雄英听到这些话,心中 兴趣缺缺。
整个人也处在放空的状态。
忽然一个熟悉的名字闯进了朱雄英的耳朵里。
“那杨宪确实是个有 本事的。”
“办事也颇为得力。”
“咱也是感到很满意啊。”
不知道什么时候。
朱元璋父子二人把话题扯到了杨宪的身上。
朱元璋忍不住出言夸赞。
然而这番话落在朱雄英的耳朵里。
却让朱雄英在心里撇了撇嘴。
【可拉倒吧。】
【那杨宪根本就是个沽名钓誉的骗子。】
【爷爷你可被这个杨宪给骗惨了。】
【不光被骗,还丢了一个大大的人!】
原本正在讨论朝政的朱元璋和朱标再次听到了 朱雄英的想法。
不由得心中一动。
【那杨宪在扬州的政绩全都是造假来的。】
【只是可惜了青田先生。】
【青田先生虽然有治国之才。】
【却是识人不明,收了这么一个徒弟。】
【差点让自己身败名裂。】
【也怪不得后来得不到爷爷的重用。】
【换自己来,自己肯定也会这么想。】
朱雄英的这些心声一字不落的全都 被朱元璋给听到了。
朱元璋的眼睛都瞪圆了。
没想到自己看中的杨宪居然是这么个玩意儿。
连咱都敢骗!
他好大的胆子啊!
是咱杀的人不够多,吓不到他吗?
此时的朱元璋心中已经是怒火滔天。
但是却又不敢发火,生怕吓到怀里的朱雄英。
这种怒火中烧却又不能发泄的感觉。
憋得朱元璋难受异常。
一旁的朱标看到自己父皇的模样,却是忍不住憋笑。
但是朱标很快就笑不出来了。
因为朱雄英接下来的心声,让朱标都感到 暗自吃惊。
【那杨宪不念爷爷的恩情。】
【居然在朝中打异己,排斥同僚,真是不当人子。】
朱标闻言不由得一愣。
自己着实没想到杨宪居然会是这样一个人。
父皇对他的器重已经超越一些 当年跟着父皇打天下的老兄弟了。
这样的恩宠之下,杨宪不思报效君恩。
居然还干出来打压异己,排斥同僚的事。
难道这人是想把持朝堂吗?
【不过好在过不了多久就会被人弹劾。】
朱标闻言心中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好在朝中还是有忠君爱国之人的。
看不惯杨宪一手遮天的行径。
勇于上书直言。
【只是到时候 这做成想到位置空出来。】
【那胡惟庸反倒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不过这胡惟庸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杨宪的事情他早就已经心知肚明。】
【却不敢站出来揭露,生怕被皇爷爷记恨。】
【如果让他当上宰相的话,将来的后果可是要比杨宪严重十倍。】
【杨宪顶多是贪恋权势,排除异己。】
【那胡惟庸可是想勾结淮西勋贵谋夺大明江山!】
【这已经是有造反之心了。】
刚刚松了一口气的朱标,在听到朱雄英的这番话之后。
心中骤然一紧。
因为无论是贪恋权势还是想把持朝政,都还算是在可控范围之内。
一旦失去了皇帝的信任,那就是 无根浮萍,根本翻不起来什么浪花。
可是勾结权贵,心有反意,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弄不好就是一场血雨腥风。
想到这里,朱标的眼里就闪过一丝寒芒。
朱标从小就被父皇言传身教,自然不是什么无能之辈。
在得到这样的消息之后,第一反应不是 慌乱。
而是如何将这些危险掐灭在萌芽状态。
与此同时,朱标也抬起头看向自己的父皇。
正好撞见了朱元璋投来的目光。
父子两人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那一丝寒芒。
朱元璋万万没想到。
在一个打压异己,排斥同僚的杨宪之后。
还会有一个野心勃勃的胡惟庸。
这个 胡惟庸自己当然清楚。
眼下是大明的右丞相。
虽然同为丞相,但是和杨宪根本就没法比。
做事谨慎的有点过头,自己不是很喜欢。
自己平素也没有怎么把胡惟庸看在眼里。
却没想到这个人居然有这么大的野心。
“来人!”
朱元璋开口说道。
当即就有一个侍女走了进来。
“把咱的好孙子送到太子妃那里去。”
侍女立刻从朱元璋的手里小心的接过朱雄英。
出门就往常氏那里去了。
等到估摸着没有人能听到自己的话。
朱元璋终于忍不住心中的滔天怒火。
当即便拍着椅子吼道:
“他杨宪好大的胆子!”
“居然连咱都敢蒙骗!”
“扬州的政绩居然都是造假来的!”
“亏咱还如此的看中他。”
“还有那胡惟庸,竟然有这样的狼子野心!”
“咱要扒开他的肚子,看看他的心肝到底是怎么长的!”
朱标听到朱元璋的话,没有感到一丝意外。
自己父皇是个什么性格,自己心里 一清二楚。
朱标同样也没有为这两个人求情。
一来是相信自己儿子的话。
二来作为朱元璋的接班人, 朱标也从来不是什么软弱无能之辈。
虽然没有朱元璋的杀性那么重,但也绝对不会容忍有人危及大明的江山社稷。
“父皇准备如何处置这两个人?”
朱标开口问道。
听到朱标的话,朱元璋从盛怒之中冷静了下来。
“来人!”
朱元璋再次对着门外喊道。
这一次,进来的不再是仆人,而是锦衣卫。
“命锦衣卫立刻彻查杨宪。”
“咱要知道他这些年做下的一切肮脏事!”
锦衣卫感受到了朱元璋的滔天怒火。
赶紧躬身领命而去。
至于胡惟庸, 朱元璋暂时没有打算动他的意思。
不是不想查 ,而是朱元璋觉得还没有到查的时候。
因为胡惟庸的性格谨小慎微。
现在贸然查的话,不仅找不到什么把柄。
反而会打草惊蛇。
“就先从杨宪查起吧!”
“你最好别让咱真的查到什么。”
“否则咱要把你挫骨扬灰!”
朱元璋喃喃的说道。
【收上来的商业税,拿出一部分奖励给他们。】
【哪怕只是一成,让当地的官员平分。】
【算下来也是不少的钱。】
【这样一来,当官的只需要好好的从中协助朝廷监管这些商人。】
【就能够分到不少的钱。】
【也就没有必要再去贪污。】
【朝廷的钱也会因此增加。】
【这不就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哪里还需要把这些官员当成庄稼来养。】
【缺钱了就 收割一茬,缺钱了就收割一茬。】
【到最后割的人心尽失,一个为大明考虑的忠臣良将都没有。】
朱元璋听得老脸不由得一阵发红。
自己确实是打着这样的主意。
一方面是自己当初家破人亡,被逼走上造反的道路。
就是因为那些贪官污吏对百姓极尽盘剥。
搞得百姓民不聊生。
大明自然要避开这个弊端。
另一方面,朱元璋也觉得无非就是一些官员。
杀了就杀了,反正想当官的人多的是。
只要朝廷开科取士,多的是人想当官。
却忽略了这些官员是不是对大明忠心的问题。
好在怀里的好孙儿把这个问题给点出来了。
要不然自己恐怕还在为自己的这个想法沾沾自喜。
而忽略了这种做法给大明埋下的祸根。
只是雄英提出来的这个方法似乎也有不小的漏洞。
朱元璋作为一个从最底层爬上来的皇帝。
早就已经洞悉人性。
心里很清楚,一旦让这些官员们参与到商税这件事情当中。
并且还承诺给他们分出来一些利益当做奖励的话。
这些官员难免会动歪心思。
随便动动手脚,就能够得到不少的钱。
而且这份钱还是正大光明的钱,谁来了都挑不出来毛病的 。
朝廷如今是有不少锦衣卫。
但是这点锦衣卫对于整个大明来说。
那就是杯水车薪的存在。
时间长了,别好心办坏事,再真的把这些商人逼得没有活路。
大明的经济岂不是完了?
就在朱元璋对此感到担忧的时候。
朱雄英的心声再次传来。
【不过,这似乎也不是一个万全之策。】
【万一这些官员为了多收商业税乱来的话。】
【到时候这个做法不仅不会给大明带来任何好处。】
【反而会把大明带向灭亡。】
【既然如此的话,倒不如一不做二不休。】
【再在税务院之外,成立一个监察院,监察百官。】
【并且他们本身不能从商税中获得任何的好处。】
【只吃朝廷的俸禄。】
【如此一来,这些监察院的官员就跟别的官员天然的站在对立面。】
【毕竟人不患寡患不均啊!】
【监察院成立之后,任何人都可以去监察院伸冤。】
【一旦查实有官员乱来。】
【那就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这样一来,这些官员为了自己能够长久稳定的捞钱。】
【自然也就不敢乱来了!】
朱元璋的眼睛越听越亮。
没想到自己的小孙子还是一个婴儿的情况下。
就能够把人心把握的如此精准。
甚至要比自己还要厉害!
人与人之间最稳固的纽带就是利益。
而监察院的设立,就像是一把剪子。
把利益这条最稳固的纽带给剪断。
两方人天然的 就站在了对立面。
毕竟看别人 吃肉可比自己挨打还要难受。
一旦让这些监察院的官员们抓住机会。
肯定是会不死不休的。
不过朱元璋对此倒是毫不担心。
甚至还巴不得天下的官员都这样互相提防才好。
最新评论